健康管理师职业挑战与对策

近年来,随着传统的疾病“三级预防”、中医“治未病”理念的普及和新的“零级预防”理念的提出,健康管理服务受到广泛的接受和认可。同时,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疾病和经济负担问题也成为推动健康管理服务和健康管理师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据统计,当前我国约80%老年人口至少患一种慢性疾病。
健康体检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此后开始在世界各国逐渐产生和快速发展。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健康体检行业开始出现,并在20世纪初获得了迅猛的发展。资料显示,2003年北京地区体检252万人次,2004年上升到352万人次,至2005年已高达500万人次。
随着健康体检产业的扩大,健康管理理念和健康管理师职业应运而生,并获得了业界的关注和认可,但健康管理师职业发展仍存在很多问题和挑战。
健康管理师职业存在的挑战
1、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对健康管理行业而言,2007年出台的《健康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试行)》,明确了健康管理师的职业定义、工作内容、培训、考核标准方式等内容。此项国家职业标准的制定,有利于健康管理师职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但这仅仅是一个基础性的规范,我国仍然缺少健康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以强化对健康管理师证考取与注册、执业规则、考核培训,明确健康管理师的权利义务关系、法律责任等,使从业人员从事工作时能够有法可依、权责明确,也可以使对从业人员的管理于法有据。
2、缺乏行业标准,培训不规范
我国健康管理学相关的学会、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还处在刚刚建立阶段,组织本身发展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2007年7月28日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成立。就广东省而言,2012年1月18日广东省健康管理协会成立,2012年9月1日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成立。作为新成立的学会和协会,这些组织的行业影响力还没有完全树立起来,行业规范也还未有效建立。有研究人员认为,健康管理行业的三大支撑体系还未真正建立起来,即政府与行业协会、学会、健康管理专业人员、服务机构与相关支撑体系。
一份对全国的150家健康管理(体检)机构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除了个别省市已经开始了健康管理师职业和岗位的培训试点工作外,全国尚未建立起健康管理师的职业发展培训体系及职业定位。笔者通过网络搜索引擎(百度)搜索“健康管理师培训”,得到近四百万个搜索结果。分析排名较前的结果,绝大多数提供培训的机构都是各种名目的培训公司,并且很多是打着著名医学院校的旗号进行宣传招生。健康管理师培训的市场仍然无序,缺乏规范的管理。
3、社会认知度不高
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健康问题,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江苏镇江市丹徒区世业镇卫生院时,更是明确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发展,中国的GDP已经跃居世界第2位,2013年人均GDP达到6 995美元,人民的物质条件和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升。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人民群众追求更高的身体健康水平提供了条件。因此,健康管理业存在着巨大的市场需求。然而,健康管理理念和方法还没有得到社会的广泛了解和认可。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新理念的普及需要时间和时机;其二,缺乏有关部门主导的公益性广告宣传;其三,由于处于初创阶段,民间资本开设的健康管理机构往往缺乏财力物力做大范围的宣传推广工作。
4、健康管理知识综合研究应用有待加强
健康管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还未形成完善的学科知识体系,人才培养等工作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容易造成健康管理从业人员知识结构的不均衡发展。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健康管理机构人员的知识结构偏向于临床医学和护理学。武留信等的调查显示,健康管理机构的人员构成为:主任医师占9%,副主任医师占14%,主治医师占20%,护士占57%。二是大多数理论研究者的研究重点聚焦在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医学知识的学习运用上,而往往忽视了心理学、营养学以及运动学等知识的综合运用。
应对策略
1、尽快实现“有法可依”
立法工作是一项严肃严谨的工作,推动健康管理师职业相关立法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但可以从简到繁,从易到难,逐渐实现“有法可依”。推动健康管理师职业相关立法应首先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从业人员应当积极参与到行业协会、学会的工作中,推动相关的行业准入标准、服务标准、技术规范等的建立以树立科学的标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另一方面,从业人员应当积极研究典型服务案例,从中吸取经验,尽早厘清行业边界,明确健康管理师的岗位设置和评价,帮助建立行业规范。在行业发展成熟的地区,可以首先推动地方性的法律规范出台。
2、制定完善的培训标准和行业标准
主管部门应当积极履行职能,制定统一的健康管理师培训流程标准,探索健康管理师的标准化培养策略;建立严格的健康管理师培训机构准入标准,通过资质认定的方式予以审核,加强监督执法,严选师资,确保培训机构的师资质量和培训效果;规范对受培训人员的培训内容和考核内容及方式。同时,公立医院的健康管理(体检)中心或是医学院校等机构存在巨大的人才、技术、理论优势,参与健康管理师培训标准制定、健康管理师的岗位设置与评价及具体的健康管理师培训工作,既能够扩大本机构的社会知名度和信赖度,又能够将本机构的理论、技术优势加以推广,促进形成完善的行业标准。
3、大力宣传,提高社会认可度
健康管理师的社会认知度同健康管理行业的发展状况密不可分,因此应当从促进健康管理行业发展的角度入手来提高健康管理师的社会认可度。政府部门应当加大政策引导和健康管理理念的社会公益宣传力度。健康管理机构应当为人民群众提供可及的健康管理服务,用互联网广告思维策略进行个性化的宣传,提高宣传的精准度和接受度。
4、重视交叉学科特点,加强理论研究工作
医学交叉学科就是医学内部分支学科、医学与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门类科学之间发生的交叉与融合。交叉学科是多种学科的交叉地带,对研究人员的知识面要求更广,需要的视野也更开阔。对于新兴起的健康管理学而言,学科概念尚未完全形成,学科边界还未确定,更需要相关从业人员以开放性的态度接纳相关学科,重视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营养学、运动学以及心理学等各个相关学科的均衡发展。
我国的健康管理将步入“学科大发展、产业大繁荣”的规范成长阶段。从业者可以依托健康管理示范基地或大型的健康管理公司,推广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服务理念,优化服务内容和流程,加强“零级预防”、中医治未病、中医养生等理念的应用推广;从多种学科角度出发,结合本机构和服务对象的特点,发展有特色的服务项目;加强实证研究,增强健康管理技术、方法的创新,促进健康管理机构尽快由单纯的经营型向学科建设型转变。
健康管理师职业与健康管理学科、健康管理业三者是有机统一,密切相关的。在探索解决健康管理师职业发展面临的风险与挑战时,既要重视健康管理师作为一种职业所应当具有的规范的职业标准、良好的社会认可度以及健全的法律法规等,又要重视健康管理学科知识体系的均衡完善发展,还要重视适应行业的社会需求,最终实现健康管理“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目标。
通信作者:李文源,Email:liwy666@163.com
作者单位:510515 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蔡旺、李文源、艾育华、刘永军);南方医科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何琪茵、李炬成)
来源: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51考个证】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kgz.cn/3476.html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